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常识 >

智障如何界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7 19:23:01    

智障,也称为智力障碍或智力残疾,是指 个体的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这种障碍可能是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也可能是在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

智障的界定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智力商数(IQ):

IQ是通过智力量表测量得到的,反映了个体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一般来说,IQ值低于70被认为是诊断智力障碍的标准之一。然而,具体的IQ分数范围可能因不同的智力量表和诊断标准而有所差异。

社会适应行为:

除了IQ分数外,智力障碍的诊断还需要考虑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这包括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个人事务、社交互动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不同等级的智力障碍在社会适应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

发育期:

智力障碍通常发生在发育阶段,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之前。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智力障碍可能持续到成年甚至老年。

原因:

智力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环境因素等。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唐氏综合症、胎儿酒精综合症、脑性瘫痪等。

程度:

智力障碍的程度不同,从轻度到重度不等。轻度智障的儿童在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仍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

综上所述,智障的界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需要考虑个体的IQ分数、社会适应行为、发育阶段以及可能的原因和程度。在国际上,有多个分级系统用于描述智力障碍的不同程度,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的分级标准。这些标准有助于专业人士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的智力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