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贵州文化老人丨杨龙友及其诗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0:27:00    

一处己能让,凡名誉、地位、利益,与人相涉,退避不争。二处人无忌,于他人多思优长,隐其短失,口颂笔赞。三处事不苟,凭劳动以换生活,任事负责,治学严谨。

——王燕玉

杨文骢,字龙友,号山子,少年时就显露才气,既学文,又习武。喜欢穿短衣,佩矢箙,纵恶马,角逐健儿,张弓驰射鸟兽,射得后便下马坐于草间,生柴火烤猎物,啖饮为乐。思意若有触动,立刻铺纸泼墨,写字作画,运笔好像飘风骤雨,每每不能罢休。在贵阳应诸生考试,文章走了题,不合规定,而主试官提学使山阴人张汝霖说他是“奇才”,硬取为第一。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乡试,龙友考上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侍奉母亲移家南京,和江南名士结社,经常宴饮,研讨文武技艺,每当酒酣耳热时,抵掌高谈时事,慷慨激昂,一座倾倒。

崇祯七年(1634年),龙友谒选为华亭县教谕,设养贤堂招集诸生,校艺论文。诸生中贫穷好学的,他便倾囊相助,并时时领诸生跨马出郊,比射击剑,倡导实用,准备将来效力疆场。接着他调任青田知县、永嘉知县。龙友性豪侠,喜交游结纳高才异能的朋友。弘光元年(1645年),擢升为右金都御史,后以率众抗击清军负重伤被执,谕降不屈被杀,年五十。

杨龙友博学多能,好游览山水名胜。他移居南京后,走遍东南几百里间,特别神往天台、雁荡。崇祯元年(1628年),他父亲为浙江参政,驻台州。次年,他便去台随侍游览,作了相当多诗文图画,编为四卷,附录一卷,题名《山水移》。他拿去见董其昌,董对图画大加赞叹,在书上题道:“龙友生于贵竹,独破天荒,所作台、荡等图,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韵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间,观止矣。”继后倪元璐、陈继儒、李日华、谭贞默、范允临几位画家都为该画题跋,龙友画名因而传噪大江南北。又有人编刻《崇祯八大家诗文》,列龙友为其中之一。他监军京口时,吴伟业作《画中九友歌》,把他和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等并称,歌里道:“阿龙北固持戈矛,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酣洒墨横江楼,蒜山落月空悠悠。”可见其艺术在当世很受推赏。他的其他诗文,崇祯末另刻有《洵美堂集》四卷。

有关杨龙友的评价,最早应该以他的友人陈子龙在《洵美堂集序》里说的最全面:“独我友杨龙友天姿英拔,触类多能,兵家之言,尤为精贯,近者小试瓯海,护楼船之师,翦其鲸鲵,大获功次。……出诗一篇……则有幽峭之思,沉郁之色,壮烈而不失和平,夷旷而中存庄雅。……初见其绘事,上掩李、黄,近匹沈、董,而服其艺。已见其辞章藻丽,歌咏明逸,而逊其敏。既见其菁田、永嘉之治行,清惠可师,而式其政。又观其挽强驰骏,矢无虚发,而畏其勇。及与谈济世之事,智略辐凑,意思宏深,而叹其未可测量。”这段话对他在政治、军事、武艺、文章、诗歌、绘画各方面都加肯定,虽然不免溢美,却可见其才能广大。

杨龙友的诗歌,现在还能看到的有三百一十四首,虽非全部,但也可综括其诗作特质。通观杨诗精粗间出,瑕瑜互呈,长处在于才气纵横,骨力峻峭,短处为词语泄露,情味无馀。显然是由于所务太广,功夫不深,不像谢君采那样专攻,故整体造诣亚于君采。然而,在贵州明代诗家里面,也足盖过其他人了。

杨诗的体裁和语言是有差异的,就体裁说,古体优于近体;就语言说,五言稍逊,七言古诗较好。如《长歌赋谢孙大将军赠我以人头杯》:“天骄溅血污青天,十年虏尘迷九边。家家空有生铜吼,豪客谁驱走锋巅。绿眼将军勤远战,腰控金钩赤羽箭。紫骝一骑踏黄沙,夺得敌儿驾飞电。何必嫖姚与吴起,雄略行边几万里。渴餐冷血当清泉,旋取头颅作杯子。一饮一斗气如虹,醉倚氍毹笑晚风。蛮童妖女皆惊怖,起来犹自弯雕弓。独指杨郎相对看,英雄许我洗银汉。半生未遇蔡中郎,潦倒无端留下爨。我亦拔剑目裂眦,宝气入斗惊白帝。壮怀长啸向君开,恍如独鹤空中唳。感君容我发疏狂,剑光提动挥八方。脱手相赠亦何勇,我将持此见明王。世人畏死惧寒铁,有头怕学常山舌。岂惟求之君臣间,末世因之交情绝。君不见,孙阳有眼夸绝尘,又不见,孙武行兵驱妇人。君臣朋友自千古,谁能再见孙将军!”又如《乌衣巷》:“千门万户想翚飞,列侯豪贵将安归?古今兴废不可定,苍狗胡为变白衣?我见金陵一片地,每随人物传佳事。王家谢家何彬彬,千秋尚识乌衣字。燕子飞时如逐免,文章事业还朝露。惟有寻常百姓家,至今尚不知其故。”这两首一长一短都是一气贯串,色彩声腔,无不协调,最能表现龙友诗的才力骨力。其次,五古也有不少好的,如《超然楼上赠云》:“出岫玩群峰,唐突如狎友。倦则卧其腰,傲而踞乎首。有意驱不行,无心唤可走。客愁重如山,请君过谷口。”用拟人手法把云的舒卷变幻描摹得非常灵活,并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性格情怀,真是妙趣横生。

王燕玉(1923-2000年),贵州遵义县人。1949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遵义豫章中学、遵义第四中学、贵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任教。1973年调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历史文选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81年评为副教授,1988评为教授。王燕玉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贵州古、近代史,贵州方志及中国文学史,中国古籍文献等领域,出版了《贵州史专题考》《中国文献综说》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专题文章。参与编撰《贵州古代史》《贵州近代史》。

(来源:贵州省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