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常识 >

服侍的意思是什么(《论语》解读:为政篇08,色难)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7 08:48:47    


思考

在阅读的时候,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这一章是讲孝敬老师还是孝敬父母?

2)“色难”怎么理解?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英译

Zixia asked about filial conduct (xiao). The Master replied,“It all lies in showing the proper coun tenance. As for the young contributing their energies when there is work to be done, and deferring to their elders when there is wine and food to be had—how can merely doing this be considered being filial?”


要义

和颜悦色,表里如一。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释词

1)色难:色,脸色。难,是不容易。

2)服:从事,担任。“服劳”,就是服侍的意思。

3)先生:一说指长者,一说指父兄。本章讲孝,似应指父兄。

4)馔(zhuàn):食用。有的解释为陈列,也可通。不如直接解释为食用。


解读

色难:这里有两种解释:一说难在顺承父兄的脸色,是说父兄的脸色;一说难在侍奉父兄时要和颜悦色,是指孝子的脸色。这里主要是讲孝,我觉得应该是从子女的方面讲,后一种解释可能更合适。前一章里说到孝本之于敬,敬由内心之诚而形诸于外。形诸于外就是色,“色难”是说要注意察颜观色,了解父母兄长的烦忧,还要将内心的真诚表现在脸上。《礼记·祭义》上也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见,这里的“色”是特指子女侍奉父母时自然流露出来的温和愉悦的容色,这种容色是由内而外的,无法伪装,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说“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些人把这里的“弟子”理解为“门下弟子”,“先生”理解为老师。其实我觉得不太合适,因为这里也是谈孝道,而非悌道。所以,“弟子”非门下弟子或学生,而是针对父兄而言。弟子在家尽孝道,帮父兄服劳,请父兄先饮用酒食。这句的意思是说有事的时候,弟子抢着干,不让父兄操劳。


有酒食,先生馔:这句的意思是有酒食,先为父兄陈设奉上,让父兄先吃。这里的“先生”是父兄的意思。朱熹在《集注》的注为:“先生,父兄也。”所以,这一章还是针对父母尽孝,而不是讲学生对老师的。


曾是以为孝乎:接上两句,你认为只要做到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就算是孝顺了吗?肯定是不行的,发自内心的孝敬才是根本。


所谓相由心生,古人讲“辞气容色,皆心之符,最可以观人”,一个人的外在容色是能真实反映他的内在情感的。所以,真正的孝也一定是内在真实情感与外在容色和谐一致的自然状态。言辞温婉,面色各顺,父母才能身心愉悦。愿天下父母都能老有所安,老有所养!


《为政篇》从第五章到本章都是讲孝道,由不同的人向孔子请教孝道问题。细心一点可能会发现,这四章在编排上,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第五章是孟懿子,孟孙氏第九代宗主,地位是最高的;其次是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也是孟孙氏第十代宗主,因为他是儿子,所以排在后面;再次是子游,孔门第三期弟子;最后是子夏,同为孔门第三期弟子。子游为什么要排在子夏的前面呢,虽说同为孔门第三期弟子,而且还都是孔门四科十哲。在《先进篇11.3》中一段话:“文学:子游、子夏。”这段话列举的就是四科十哲的名单,这里子游也是排在子夏前面。从问孝的问题或重要程度来看,都不是编排考虑的重点,而是地位尊卑。这段文字其实对理解章节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是想说明整部《论语》在内容的编排上,其实是章可循,有其内在逻辑的。


扩展

关于以孝治天下的理念

“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儒家思想,并在历史上多个朝代得到了实践和发展。

1)起源与内涵

“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孝经》一书,它将家庭伦理意义的“孝道”推向政治法律意义的“孝治”,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这段话出自《孝经》第八章,其内涵在于,将“孝”这一家庭伦理观念扩展到国家治理层面,认为通过倡导和实践孝道,可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君主、官员以至普通民众都要恪守孝道,以孝为行为准则,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实践与发展

汉代是中国封建帝制社会全面定型的朝代,也是“以孝治天下”理念得到实践的重要时期。汉代皇帝多以“孝”为谥号,如孝惠帝、孝文帝等,体现了朝廷对孝道的尊崇。在政治制度上,汉代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时重视“孝”的品德,兴“举孝廉”,即选拔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做官。此外,汉代还通过制定法律来惩治不孝行为,如《汉律》中的“不孝”罪等。


自汉代以后,“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和发展。历代帝王都不同程度地推崇孝道,通过制定政策、颁布法令、树立榜样等方式来倡导和实践“孝治天下”。例如,隋唐时期,唐玄宗亲自为《孝经》写序、注释,并下诏颁行天下;宋代以后,随着理学的兴起,“孝”的伦理观念进一步被强化和系统化。


3)影响与意义

通过倡导和实践孝道,“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促进社会稳定,孝道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爱互敬、尊老爱幼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具有积极作用。二是强化忠君思想:古人认为,在家尽孝、在国尽忠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孝道成为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思想基础。三是传承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重视家庭和亲情的传统美德。通过它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由此可见,“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它不仅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强化了忠君思想、传承了民族文化。当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这一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提示

对《论语》解读的书非常非常多,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一样,背景和经历不一样,每个人的解读角度也会不一样,甚至会有很大的偏差,我们也不好说它一定就是错的。所以,读《论语》时,要放平心态,不纠结,不钻牛角尖。不论一个词或一句话有多少种解释,选择其中最适合你自己的来理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对你有所帮助,才能促进你采取行动,努力改变自己。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