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归责原则包括哪些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责任法定原则
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因果联系原则
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区分因果联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直接性和间接性。
责任相称原则
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
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
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责任自负原则
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过错责任原则
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即行为人的侵权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害,须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推定加害人存在过错而应承担侵权责任,加害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无过错责任原则
又称严格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加害人的行为或者物件所致,加害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其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除非加害人能够证明存在法定抗辩事由。
公平责任原则
相关文章
- 大风来袭!走路上被砸、车被吹跑怎么办?这些法律知识要了解 04-13
- 手太欠!林某某(男,18岁),被行拘! 04-13
- 造谣上海地铁猥亵案双方相识,男子被抓 04-11
- 玩密室逃脱与同伴相撞受伤要求赔偿,法院:自甘风险 04-08
- 首都机场处罚31名粉丝,对疯狂“饭圈”说不 04-07
- 广发ESG责任投资混合财报解读:份额缩水17.29%,净资产下滑9.42% 04-05
- 西安高陵法院召开202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03-20
- 中办、国办: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部署8方面协同监管机制 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