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战舞”火爆出圈 舞剧《英歌》上海首演!
被誉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近年来火爆出圈,还登上了央视春晚。4月26日,由广州歌舞剧院排演的民族舞剧《英歌》,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次亮相,连演两场,上座率超九成,两场文创售罄。上海站演出是该剧2025全国巡演的第十一站,不仅吸引了众多上海本地观众,更有长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的观众专程前来,甚至有人"打飞的"赴沪看剧。

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融合了武术、戏剧等多种元素。伴着强烈的锣鼓节奏,舞槌上下翻飞,以奔放的舞姿和激昂的音乐节奏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与豪迈,被誉为“中华战舞”,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演出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英歌》没有走常规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由多维度的空间叙事构成,讲述了当代青年陈心远的一场奇幻之旅。父亲陈文耀远赴南洋、音信中断,妻子林巧儿把儿子陈心远抚养成人。儿子无意中被父亲留下的英歌槌牵引,进入奇幻世界,在漫天硝烟中目睹已故父亲的抗敌经历和家国大义,达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和解。

舞剧《英歌》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用英歌舞塑造了一个英雄的世界,他们穿着铠甲,带着翎子,戴着靠旗,在家国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当他们褪去脸谱、铠甲后,都是一个个生活在我们身边普通的凡人。总编导钱鑫说,“《英歌》在创作上也在求新求变,没有走一个线性叙事的结构,而是采用碎片式的讲述方式,回归到舞蹈的张力和魅力本身,更多的带给人的是一种感受,一种情感的冲击。”
剧中服饰大量采用嵌瓷、剪纸、潮绣等元素,通过艺术化再造,将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样式呈现在舞台上。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藻井,铁枝木偶、出花园、潮剧、木雕等民俗文化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融合创新,不仅展现了丰富多面的中华文化,还让这些古老元素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舞台上,带来视觉上美的盛宴。

此外,剧中还首次尝试将潮语rap与英歌舞相融合,场面震撼。返场舞中,英歌槌声再次响起,观众席中爆发出热烈掌声,许多人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演出结束演员们五次返场,气氛高燃不退,现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场,掌声经久不息。
近年来,广州歌舞剧院深入挖掘岭南文化,把岭南地区三大非遗——醒狮、龙舟、英歌,以舞剧的形式搬上舞台。2018年推出舞剧《醒·狮》,不仅将荷花奖收入囊下,还圈粉无数。2021年推出舞剧《龙·舟》、2024年推出舞剧《英歌》,如今,《英歌》也入选了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舞剧《英歌》自2024年12月公演以来持续引发观演热潮,热度不减,今年初启动全国巡演以来,《英歌》已走过东莞、佛山、深圳、珠海、泉州、福州、苏州、杭州、武汉、宁波等十座城。据悉,上海站演出结束后,《英歌》还将在平潭、中山、景德镇、南昌、长沙、桂林等城市,完成上半年的巡演计划。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李鹏
相关文章
- “中华战舞”火爆出圈 舞剧《英歌》上海首演! 04-27
- 全省首个!工信领域政策AI数字人上线,24小时答疑 04-25
-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市农业农村科学院推出“水果节瓜” 04-24
- 传承读书精神:中大校友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校友刘斯奋首发《刘…… 04-23
- 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04-23
- 首次发现!确山县有个野生“茉莉谷” 04-21
- 为缓解车站拥挤程度,广州地铁6个大客流车站改造工程招标 04-18
- 广州二手房价格连续23个月下降,部分小区房价“腰斩” 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