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未来更好地“奔跑”!机器人马拉松上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在北京亦庄举办,这场比赛也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早在赛事筹备阶段,记者就在参赛名单里发现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它来自西部地区,而且是以个人名义参赛。杨冰川,他和机器人小夏的马拉松,从起跑线上开始。
4月19日,早上8点钟,来自宁夏的“飞天队”机器人“小夏”,站在了起点上,为了这一刻,杨冰川他们准备了两个月。
距离开赛还有10天,在宁夏银川我们见到了“飞天队”,作为一支组建仅两个月,同时由机器人爱好者组成的团队,想要在短时间内设计一款能够以人形姿态、持续奔跑21公里的机器人,并非易事。

参赛队伍飞天队负责人 杨冰川:我们现在的速度还比较慢,它现在放底下之后,它是横向走,因为方向没有调平,所以没有走直。
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杨冰川和他的机器人"小夏",此刻的小夏仅限于空中摇摆,根本无法行走,而由于时间太紧,来不及定制外观和运动关节等核心部件,团队只能尽可能拆解和整合市场上的现成品,简陋程度出乎我们的意料。像这样的队伍,真的能参赛吗?
杨冰川爱人 王肖:他对这方面都非常热爱,我觉得只要是参与了,就是最好的结果。

比赛即将开始,远在千里外的宁夏,飞天队不得不暂停"小夏"的迭代。由于担心航空运输可能导致零件损坏,他们决定将机器人拆解为多个包裹,一人一件包裹,守护机器人顺利抵京。
距离比赛开始已不足半天,由于雨天导致路面湿滑,许多队伍在酒店走廊已经开始了跑步测试。而房间内的飞天队,由于核心零件无法适配,杨冰川爱人王肖连夜将家里的备用件带来了北京。

距离开赛已不足6小时。团队必须继续紧锣密鼓地安装工作,尽管步态摇晃,"小夏"终于在北京迈开了机器人的第一步。
19日,半马比赛如约而至,虽然一夜未眠,但昨晚的线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此时的他们却又遇到了新问题。

在组委会的帮助下,杨冰川被允许在赛道内的等候区对"小夏"进行维修。其他队伍的机器人在现场进行着展示,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
嘈杂的环境,孤独的角落,杨冰川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在延迟半小时后,机器人"小夏"作为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最后一名选手,再次登上起跑线。这次它能迈出第一步吗?

参赛队伍飞天队负责人 杨冰川:如果说它是我的一个小朋友,它摔倒了,我会最后教会它走。比赛会结束,它不会结束。机器人也可能有无数次比赛,但是它的路还很长。
这一次,或许杨冰川失败了。但我们感动的是,在并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同样也有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火种,千千万万个杨冰川,汇聚成创新创造的汪洋大海,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科技强国的希望。

现在的跌倒,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奔跑”。而北京的这场赛事,为杨冰川们绽放梦想、创造未来搭建了舞台。期待,更多杨冰川的到来。
相关文章
- 为了未来更好地“奔跑”!机器人马拉松上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04-21
- 2025北京半程马拉松收官 女子赛会纪录被打破 04-20
- 揭晓!人形机器人半马完赛奖+专项奖发布 04-19
- 马上评|机器人马拉松,也是具身智能产业的加速跑 04-19
- “天工”冲线夺冠!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太燃了! 04-19
- 可爱到发芽的它们 和北京的春天配一脸|百万英才汇南粤北…… 04-19
- 机器人马拉松现场,小米SU7化身计时车酷炫登场 04-19
- 21支队伍参加人形机器人半马,不在补给站换电、中途更换机器人将被罚时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