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常识 >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详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24 17:03:06    


让寒山寺大出其名的,不是因为庙里出了大德高僧,而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的诗。《全唐诗》里,张继只存世四十余首,其中还混入了别人的作品。除了这首《枫桥夜泊》外,其他的诗真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了。而正是这首诗,被选进了《唐诗三百首》,才让张继的名字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从大运河桥上看寒山寺,只能看到一片古屋中两个高塔的身影。宽阔的大运河默默地流淌,河面上的船只,不管是采沙船也好,客船也罢,都好像刚刚从唐朝那个时候开过来,是它身旁的古寺衬托的缘故吧。

下了运河大桥,是一堵影壁,上面六个大字:钟声塔影诗韵。这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寒山寺的性格特点。关于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底有没有,人们争论了千年之久,到现在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其实,也正是这钟声,才是寒山寺有别于其它寺庙夜里敲鼓而大噪天下。从这一点上看,古语说的“晨钟暮鼓”,只适用于大多数寺庙,像寒山寺这样有个性的另类,是不守这种常规的。

来到寒山寺的山门,却是又一堵黄色照壁,照壁上三个大字“寒山寺”分外鲜明。照壁前,成群的游人争着留影,可见“寒山寺”三个字在人们的眼中,是多么崇高和神圣。

寒山寺里的庙宇僧房其实都不大,最有名的,是那个小亭子,里面挂了一口钟,据说,就是这口钟的半夜鸣响,让张继顿生旅途的怅惘。当游人们排着队,每人掏出五元钱去敲钟的时候,聆听的,却不是一个落魄书生赴京赶考时的落寞心情,而纯粹是一种现代人的游戏。

大雄宝殿也小得可怜,但里供奉着寒山拾得两位诗僧的塑像,形态动作滑稽可笑,诠释的也许是出家人的智慧和才气。细心翻阅史书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有才华的青年,因为不得志而走进空门,他们在青灯古佛旁抒发着怀才不遇的惆怅,也悟出了恬淡寡欲的出世哲学。寒山和尚有一首诗:“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史料上说,寒山是个清苦和尚,拾得是个弃婴。两人同在国清寺出家,在庙里当厨僧,跟做饭的伙夫有些相似。但他们两个人以苦为乐,十分要好,因此,传说他们后来成仙,后人称他们为“和合二仙”。

后来,寒山和尚来到苏州一个小庙当住持,这小庙便以住持僧成名,改名叫做寒山寺了。

在唐代,寒山寺是苏州城西门外运河边上的一座荒寺,人烟稀少,也许正是这种荒凉,孤身远游的张继夜晚泊舟野寺之外,才领会出异国他乡的孤寂和乡愁。

从寒山寺里出来走出不远便是枫桥了,高高的拱桥,桥头是铁玲关,哪个年代留下的已不可考。

在桥的另一端,有一尊张继卧像,塑造得线条鲜明而简洁,表现的是一个上京赶考的举子,卧在船上吟诗的场景。在他身后的不远处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枫桥夜泊》全诗,笔法中规中矩,是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看着张继的塑像,看着古老的枫桥,还有扼桥而立的铁玲关,我突感到,寒山寺是孤独的,张继是孤独的,我也是孤独的。

寒山寺的黄色围墙上,写着许多古人的诗,大多是与寒山寺有关。玩味着他们的诗句,你可以体会出,他们的心,也是孤独的。天涯孤旅,一种孤独的美油然而生,忘记了如织的游人,也忘记了滚滚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