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属于哪个市哪个省(河南省潢川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地理版图中心,北临淮河水、南依大别山。近年来,潢川县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茶叶百强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省文明城市、省园林城市、省双拥模范县等。
历史沿革
潢川古为光国。《禹贡》载:“为扬州之域,三代因之”。春秋时为黄国。鲁僖公十二年(前648年)楚灭黄,黄地入楚。秦并诸侯,分全国为36郡,潢川属九江郡。
西汉初(前206年)置弋阳县,隶汝南郡;东汉初(公元25年)改弋阳县为弋阳侯国,仍隶汝南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2郡地置弋阳郡,郡治弋阳县,辖弋阳、期思、轪和西阳4县,隶豫州。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分汝南、弋阳郡地置汝阴郡,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弋阳郡置西阳郡。南北朝时期: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阳郡辖弋阳、期思、安丰3县,隶南豫州;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豫部蛮民居地立茹由、乐安、光城、雩娄、边城、史水、开化7县,均隶弋阳郡;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左郡,八年(464年)省光城左郡为县,仍隶弋阳郡;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阳郡领弋阳、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舆5县;武帝永明十三年(495年)弋阳郡属北魏,只领弋阳1县;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在南光城郡置光州,治光城县(今光山);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弋阳县归属北齐;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更名定城县,治今潢川南城;陈宣帝十一年(579年)北周攻占定城,改弋阳郡为淮南郡,省定城为郡治。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淮南郡,复置定城县,仍隶弋阳郡。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以定城为弦州,领定城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复光州,属淮南道,领定城、殷城、光山、乐安、固始5县;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光州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州辖定城、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县,隶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光州为弋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光州,隶淮南西道。五代十国期间: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光州归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属吴国;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隶南唐;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归后周。
宋代,太宗至道二年(997年)光州领定城、光山、仙居、固始4县;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光州隶淮南西路;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光州升为光山军,领属如故;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为避金太子光瑛讳,改光州为蒋州;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兵乱,光州徙治金刚台。
元代,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讨司,十二年光州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划归淮西宣慰司,三十年光州改属汝宁府,领定城、光山、固始3县。
明代,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省定城为光州治,四年光州改属中都临濠府(治今安徽凤阳县),十三年仍属汝宁府,州领县3:固始、光山、息县(七年来属);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析固始置商城,隶光州。
清代,初期光州领属沿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直隶河南布政使司,仍领光山、固始、息县、商城4县。
民国初,废府州设道尹。2年(1913年)光州改为潢川县,属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为汝阳道);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潢川为第十三行政区治所,辖潢川、息县、光山、固始、商城、罗山、新蔡、正阳8县;1932年8月成立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潢川,辖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罗山、信阳、经扶(10月设,今新县)8县,11月新设立煌县来属(第二年3月改归安徽省)。1934年4月署治曾迁至经扶,旋即返潢。
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和鄂豫区二专署同迁县城设治;5月撤销鄂豫区所辖一、二专署,合并为潢川专署,属河南省人民政府,辖潢、光、固、息、商、罗、新7县,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潢川县人民政府;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潢川县隶属信阳专署。1998年,信阳撤地设市,潢川县隶属信阳市。
行政区划
1949年元月潢川解放后,废除旧的乡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初设城关、云桂、潢淮、望城、白露河、文建、齐新、双凤8个区。5月按序数改称一至八区,农村(二至七区)领乡176个,行政村1905个;城关(一区)领16条街道。1951年秋,一区改为城关镇(街道并为8条),同时增设第九、十、十一区。
1956年2月,农村撤区成立24个中心乡,即高店、隆古、里棚、堡子口、淮凤、踅子、伞陂寺、谈店、上油岗、全集、张集、杜营、官渡、白露河、卜塔集、彭家店、白店、仁和、亚港、果岗、秦棚、传流店、新里集、邓店;11月,增设陈岗中心乡,计25个中心乡和1个城关镇,下辖农业社560个生产队3779个,街道8条。1957年6月,撤销中心乡,全县划为26个乡,即在原25个中心乡中撤销3个(全集、官渡、栗岗),增添4个(桃林铺、黄寺岗、双柳树、小吕店),所领农业社和生产队数未变。
1958年8月,在农业高级社的基础上,农村分别建立9个人民公社,10月城关镇也建成东方红人民公社,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11月17日城乡10个人民公社合并为潢川县东方红人民公社,原10个公社改为隆古、来龙、伞陂寺、上油岗、桃林铺、仁和、卜塔集、双柳树、传流店、城关镇10个管理区,下辖106个大队676个小队,8条街道。翌年11月,增设邓店、黄寺岗管理区。1960年10月,撤销潢川县东方红人民公社,原12个管理区改为12个人民公社,下辖174个大队1906个生产队,8条街道。
1961年9月,全县改为8个区1个镇,即隆古区、来龙区、伞陂寺区、上油岗区、桃林铺区、卜塔集区、双柳树区、传流店区和城关镇,下辖35个公社413个大队4190个小队和8条街道。1962年2月撤销农村8个区,将35个公社并为15个。1963年踅子公社并入来龙公社,全县为14个公社,1976年增加到19个,延至1983年初。1968年8月——1980年底,公社管理委员会曾改为革命委员会,1981年又恢复为管理委员会。
1983年3月,进行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管委会,成立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小队为村民小组。1986年全县共有乡(镇)人民政府20个,即双柳树、伞陂寺、彭家店、传流店、魏岗、江家集、卜塔集、牛岗、张集、仁和、黄寺岗、傅店、来龙、隆古、桃林铺、谈店、上油岗、白店、城关、踅子等乡(镇),下辖262个行政村4893个村民小组和8个街居民委员会71个居民小组。
2019年10月,潢川县辖4个街道、9个镇、8个乡,以及两个乡级单位:春申街道、定城街道、弋阳街道、老城街道、黄湖农场、双柳树镇、伞陂镇、卜塔集镇、仁和镇、傅店镇、踅孜镇、桃林铺镇、黄寺岗镇、江家集镇、传流店乡、魏岗乡、张集乡、来龙乡、隆古乡、谈店乡、上油岗乡、白店乡、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3年潢川县辖17个乡镇、4个办事处和1个国营农场,总人口89.3万人,面积1666.1平方公里。 乡镇:双柳树镇、伞陂镇、卜塔集镇、仁和镇、付店镇、踅孜镇、桃林铺镇、黄寺岗镇、江家集镇、魏岗镇、传流店乡、张集乡、来龙乡、隆古乡、谈店乡、上油岗乡、白店乡。 街道办事处:春申街道办事处、定城街道办事处、弋阳街道办事处、老城街道办事处。 国营农场:黄湖国营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