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属于恶意举报
恶意举报通常指以下几种行为:
借消费维权或提供违法线索名义,以牟利为主要目的
滥用投诉、举报、信访、复议、诉讼、检举等权利。
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和行政机关正常工作秩序
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过度占用行政和司法资源。
具体行为表现
购买、使用商品的数量或接受服务的次数明显超出合理生活消费数量或次数。
同一投诉人对同一经营者短期内投诉3件以上(含本数)。
3个不同投诉人恶意串通,分别消费后分别投诉同一经营者。
对同类事项进行大量投诉举报,内容、请求呈格式化特点。
其他考虑因素
投诉举报人的职业身份、投诉举报目的、手段、组织方式、理由、数量等。
通过捏造事实、虚构事实等方式举报的。
结合以上信息,恶意举报不仅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行政、司法资源。对于此类行为,不仅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建议:
企业应建立健全应对恶意举报的机制,如收集证据、向相关部门举报并积极配合调查。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恶意举报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第一季度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174件 04-16
- 两部门联合印发《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操作指南》 04-10
- 玩密室逃脱与同伴相撞受伤要求赔偿,法院:自甘风险 04-08
- 索尼PS5独占游戏数量仅为PS3的十分之一,PS4的五分之一 04-06
- 新修订的《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今年7月1日起施行 04-04
- 一季度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进出境航班数量达3万架次 同比增长23.3% 04-01
- 养鱼数量多少合适 01-31
- 砂送检取样多少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