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9起学生被骗典型案例,请全体学生、家长收看,务必提高警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11:00    

案例1:钱同学(16岁,高中生)在明星超话浏览时,被诱导加入“明星粉丝福利群”。群内“助理”声称需填写个人信息领取见面会门票,随后一自称“网警”的账号私信她,称其“非法获取明星隐私已触犯刑法”,并发送伪造的“刑事拘留通知书”及警徽视频,威胁“若不配合将冻结父母资产”。骗子远程操控其母亲手机下载“安全防护”APP,分三次以“资金清查”“保释金”“保密协议”名义转账24万元至境外账户。

案例2:杨某(14岁,初中生)在QQ动态看到“扫码领888元红包”广告,扫码进入“红包兑换群”后,骗子冒充“腾讯客服”称其“未成年人操作触发风控”,需用家长手机“认证身份”。杨某偷用父亲手机开通支付宝“亲情卡”功能,骗子谎称“输入6888元验证码可解封账户”,实则绑定5万元免密支付。随后又以“操作超时需补交保证金”为名,分4次扫码支付12.7万元,直至银行卡余额不足被家长发现。

案例3:蓝女士女儿柯某(13岁,初一学生)接到“+852”FaceTime来电,对方身着“警服”称其“手机号涉嫌传播违法信息”,要求添加QQ进行“视频笔录”。骗子通过共享屏幕获取微信支付密码,并伪造“最高检”网站显示其“涉案信息”,胁迫柯某趁家长做饭时转账3.22万元至“公证账户”。

案例4:学生小美(化名,15岁)在QQ群看到“转发5个群免费送游戏皮肤”广告,添加“客服”后收到伪造的“网信办通告”,称其“非法获取皮肤涉嫌洗钱”。骗子通过钉钉会议直播“审讯现场”,胁迫小美用奶奶手机银行向“监管账户”转账7万元“取保候审金”,并指导其删除聊天记录、屏蔽银行短信。

案例5:温某(19岁,大学生)在贴吧浏览“同城约会”广告,下载“夜莺”APP后,“客服”以“激活会员防封号”为由,要求完成“公益任务”:先支付188元获得“初级认证”,再转账1888元升级“VIP通道”,最后以“数据异常触发风控”索要5万元保证金。温某察觉异常时APP已无法登录。

案例6:小温(13岁)被冒充“网警”的骗子以“银行卡资金异常涉嫌洗钱”为由,诱骗其用母亲手机下载“安全卫士”APP。骗子远程操控手机分三次转账2.62万元,并伪造“公安部”短信制造恐慌,威胁“不得告知家长否则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7:学生小李参与“红包兑换任务”,扫描二维码进入虚假“腾讯福利中心”页面,被要求预存1.3万元“信用金”以解锁提现功能。骗子利用伪造的“未成年人操作协议”页面诱导多次扫码。

案例8:大学生辛某扫描快手视频中的“同城交友”二维码,进入伪装成直播平台的色情网站。骗子以“预付约会定金”“健康证明押金”等名义,诱骗其通过虚拟货币支付1.14万元,后以“账号异常”为由拉黑。

案例9:陈先生女儿(初中生)在微博参与“明星周边抽奖”活动,添加“售后客服”后,对方以“订单备注错误需补缴税费”为由,诱骗其扫码支付1.54万元。

案例10:学生小帅(化名)因轻信“免费送游戏皮肤”广告,添加“客服”后开启屏幕共享。骗子窃取其家长支付宝密码,分两笔盗刷3万元购买虚拟点卡。

案例11:云南某高中生被“刷单返利”广告吸引,下载“星火兼职”APP后,前期获得小额返利。骗子以“连单任务”诱骗其贷款2万元投入,后以“系统卡单”为由拒绝提现,并伪造“银监会”文件威胁“不得报警”。

案例12:安徽某初中生扫码进入虚假“公益返利群”,群内“托儿”不断发送虚假到账截图制造信任,骗子以“捐赠压岁钱可获双倍返利”为名,诱骗其通过亲情支付转账1.2万元。

案例13:福建朱某(未成年人)被“兼职赚零花钱”广告诱导,协助搭建“手机口”设备为境外诈骗集团中转信号,致他人被骗18.8万元。朱某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立案调查。

案例14:云南徐同学轻信“免费送限定皮肤”私信,按骗子要求用家长手机申请网贷3万元转账至指定账户。

案例15:南乐县寺庄乡小刘(女,初中生)刷快手时评论游戏ID买卖视频,被私信诱导下载“腾云语音视频”APP。骗子通过云会议指导其偷拍母亲手机,分五次扫码支付“账户激活费”“实名认证金”合计1.05万元。

案例16:鄂尔多斯某学生参与“游戏皮肤福利”活动,骗子以“支付密码验证”为由,诱骗其开启屏幕共享,盗刷家长信用卡8000元购买苹果礼品卡。

案例17:江西某中学生遭遇“网购返利”陷阱,骗子伪造“订单异常”页面,谎称“退款需先支付保证金”,诱导其用家长手机向虚假“京东客服”转账6000元。

案例18:吉林13岁女孩小杨被恐吓“破解游戏防沉迷需转账”,骗子伪造“腾讯安全中心”弹窗,胁迫其通过微信“亲属卡”支付5000元“技术处理费”。

案例19:云南高一学生小王轻信“刷单返利”广告,下载“优享生活”APP后进行刷单,骗子利用“对冲账户”“提现手续费”等话术拖延,并威胁“单方面终止任务将起诉违约”,最终被骗2万元。

来源:临县公安